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上城“90后”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2024-03-29 10:15:40来源:上城报

07af2d6953cb44b6caef686e7671a1bb_rB4AiWYGBxGAfl5ZAAGMgdJigg0864.jpg

上城报讯 “老铁们,我入住造血干细胞采集病房了,这里家用电器样样齐全,伙食营养丰富不重口味……”

“老铁们,今天是第二天了,每天会早晚注射一支动员剂,医护人员一直在关注我的身体情况,我现在一点感觉都没有……”

“老铁们,第三天了,今天感觉有点腰酸了,其它没啥大症状,医护人员告知我这是正常反应,跟个人的体质有关系……”

“老铁们,第四天了,身体没啥大的变化,打针、吃饭、睡觉,感觉很无聊……”

“老铁们,看到了没,采集完成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还热乎乎的呢,我没事一切正常……”

这是上城区志愿者陈立峰在抖音视频分享了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全部经历,他说:“有机会发一分光,有能力奉献一份爱来救助他人,这段时光是值得纪念的。”

2024年3月26—27日,陈立峰在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经过两天,成功采集了3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第1010例、杭州第308例、上城第45例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今年28岁的陈立峰老家在浙江温岭,从小就比较有生意头脑,来杭已六个多年头,从事餐饮工作,开了好几家店铺,比较有特色的是“瓦罐鸡”:通过将整只鸡放在瓦罐之中,放上当归、党参、虫草花等食材后盖上盖子,整个陶罐放在加热的海盐中文火焖煮4-6小时,当盖子揭开的那一瞬间,食材本身的香味和淡淡的中草药味道完美融合、让人欲罢不能,同时通过这种慢火煨制的传统做法,土鸡的营养和美味都被完美地保留在了瓦罐之中,鸡肉娇嫩多汁,鸡汤馥郁美味,加之食材正宗、用料考究,“瓦罐鸡”成为凤起东路周边居民争相购买的一道美食。

在工作之余,参与公益活动也是陈立峰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有老年人提货不方便,他会主动送货上门,最远的送货距离到达了老余杭;每年重阳节,他会将精心烹饪的“瓦罐鸡”送到辖区养老院,让老人们“打打牙祭”。

2022年7月,当时陈立峰参加了一场由区红十字会和凯旋街道红十字会联合组织的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入库活动,并加入“中华骨髓库”,当得知自己的血型与某患儿匹配成功时,他毫不犹豫同意捐献。“一开始我觉得没有那么快能匹配成功,就感觉越多人加入、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的几率就会越大,有机会能帮助到别人的事情值得去做!”一年后,当他得知自己血样和患者配型成功后,陈立峰第一时间的想法是“这么快就成功配型了?这份救人的幸运那么快就降临了?”经过和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短暂的确认后,他随即表示,既然能被选中,就应该勇敢地站出来,坚持到底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当陈立峰把需要捐髓救人的事告知家人后,父母对捐献这件事还是有点不太理解。得知家人的顾虑后,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邀请陈立峰和家人一起来到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当时医院里浙江省第9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上城志愿者赵宇正在采集中。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通过现场亲眼目睹捐献过程,与捐献者赵宇交谈了解捐献感受,并向采集医生了解造血干细胞采集的相关知识,大家心中的顾虑烟消云散,家人也成了他捐献之路上的坚定支持者。

在捐献病房,陈立峰的爱人一直陪伴在身边。爱人的善解人意让陈立峰没有了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做好捐献的各种准备。当捐献结束后,他爱人心疼地问道:“怎么样?痛不痛,头晕不晕啊?有什么不舒服吗?”“报告老婆,一切正常!”他调皮地说道。他爱人表示,这段时间大家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他捐献后如何给他补补,他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救人,等他回家,家人们会安排一顿满满爱心的营养晚餐,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虽然这周店里的生意会有影响,但爱心不能打烊,这是一个等待救治的生命,尽管没见过面,但我很高兴自己能帮他,祝福远方的那位患者能够重获新生,一家幸福。”陈立峰说。

近年来,在上级红十字会的悉心指导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红十字会自觉增强做好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以“遇见、拥抱、铭记”为主题的“尚红三美”体系建设,用功建强主题阵地、用心放大宣传格局、用情做好全程服务,努力提升造干捐献的认知度、参与度、影响力和美誉度。年均组织入库600余人,实现捐献45人次,位居全省第一方阵;相关报道被人民网、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浙江日报等主流媒体转载39次、阅读量超千万。

作者:区红十字会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