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修小补 丁兰便民裁缝铺传递邻里温情
靠一台缝纫机和一双巧手 在杭州买房扎根
上城报讯 走进丁兰街道同协菜市场,拐角处那间开放式的缝纫铺总是格外引人注目。这里不仅是修补衣物的地方,更是邻里间交流情感的温馨角落。老板娘张玉娟大姐忙碌的身影和缝纫机“哒哒”的声音,构成了菜市场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二十年前,张大姐从安徽老家来到杭州,开始了她的缝纫生涯。从最初的杂货铺到如今的裁缝铺,她见证了杭州的变迁,也用自己的双手为居民们提供了便捷的服务。如今,她的缝纫铺就像她的第二个家,承载着她多年的努力和坚持。
在这里,居民们可以排队取衣服,一边等待一边聊天。张大姐也时常与顾客们分享生活琐事,笑声和谈话声此起彼伏。五颜六色的线塔整齐地排列在墙上,做好的衣服挂着牌子整齐地摆在货架上,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谈及开店经历,张大姐感慨万分。她说:“从外地来杭州的这些年,我见证了三个孩子的成长,一边经营杂货铺,一边缝补衣物补贴家用。如今,我们已经在丁桥买了房,彻底在杭州扎下了根。只要努力打拼,日子总会越过越好的。”
用诚信经营传递邻里温情
守住好“口碑”
现在成品服装做工跟过去手工制衣相比程序更多,做工更细致,好的服装价格并不低,当衣服需要改裤边、换拉链的时候,人们总是会想到先修补,俗话说:“家财万贯,补衲一半。”勤俭和节约的传统,在大多数的家庭里还是比较普遍的。张大姐的缝纫铺,正是这种勤俭和节约传统的体现。她用自己的巧手,将一件件破损的衣物修补如新,让居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然而,张大姐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也曾遇到过困难和挑战,但她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努力化解问题。“有一次,因为要改的衣服太多,加班到深夜,结果因眼睛疲劳导致缝线歪斜,就与顾客沟通,免费重新修改。第二天,客户看到重改的外套做工细致,也是赞不绝口。后来,她经常来我这里改衣服,还会介绍她的邻居和亲戚过来。”说着,张大姐拿起手机,展示了手机里给客户修补的衣服。
张大姐的诚实和坚持赢得了顾客的广泛赞誉。她的裁缝铺生意兴隆,不仅吸引了同协菜市场的居民,还有来自城西的客户跨越半个城市来找她修补衣物。
多年来,她的裁缝铺一直保持着亲民的价格,无论是缝拉链还是补纽扣,仅需五元,这种实惠的价格更是让顾客们感到温暖和贴心。她说:“做生意嘛,贵在坚持和诚实。只要用心经营,就能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尊重。”
这些年来,张大姐的裁缝铺虽然搬了多次,但她的初心始终未变。她希望这个角落能变成一个温馨的房间,让她可以安静地修补衣物,听邻居们聊天。对于上年纪的老人,她更是热心提供免费修补服务。
附近的居民对张大姐的缝纫铺也赞不绝口,“修补的不仅仅是衣服,更是巧心、耐心和爱心!”同协雅苑居民顾大妈经常来铺子光顾,她这样评价。
如今,张玉娟大姐的裁缝铺已经成为了同协菜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她用一针一线,传递出了邻里之间的温情和友谊。在这里,修补的不仅仅是衣物,更是那份珍贵的邻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