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有顾客三代人都在这理发 望江这家小店陪伴居民三十余年

2024-03-15 09:40:41来源:上城报

6b5144f51793c7075c28d4041544ef2e_rB4AiWXzRBGAPMtiAAICpvHqT0Q248.jpg

天福理容店

86392fe3cd281d515abd5a3a743e0b64_rB4AiWXzRBKAGS9wAAHZuL8xl9M229.jpg

楼小忠参加社区便民服务活动

上城报讯 “天福理容店”是望江街道近江北路上一家社区理发店。它的门口没有亮眼的店招,看起来很不起眼。顺着阶梯走进店中,可以看到店内仅有两个理发位,室内装修十分简单。

经营理发店的是一对夫妻,楼小忠和周凤娣。他们开店已30余年,不仅理发技术好,而且待人热情,人缘很好。来店理发的大部分是附近的居民,也有不少从丁桥、余杭、滨江赶过来的老顾客。

时间回溯到1988年,楼小忠和周凤娣都是时美理发店的学徒。因为二人都有理发的技艺,他们结婚以后便一起在莫邪塘开了理发店。

1998年,因为莫邪塘建筑段房屋整改,他们便在天福花园找到了一个新店面,理发店也重新开张。但刚开业新店生意并不是很好,换了新地方,老客户流失了,新客户也不多,这让两夫妻犯了愁。

为了留住老客户,开业的头几个月里,他们干脆关了门,每天骑着自行车到莫邪塘一带转悠,一路向老顾客做宣传。凭着精湛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之前夫妻俩在老顾客心中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所以有不少老顾客都愿意到他们的新店来理发。

后来经过多年的经营,夫妻俩也有了一些积蓄,他们便想在附近买下一个店面。这样一来可以省下门店租金,二来也可以稳定下来。考察了居民消费习惯、人流量后,最终他们将地址选在了华龙坊小区底层。为了让老顾客更方便找到他们,新店名还是保留了原来的“天福理容店”。

随着连锁理发店的兴起,传统的社区理发店也面临挑战。被问到是否担心理发店被时代淘汰,夫妻二人表示并不担忧:“只要手艺好,服务好,顾客下次还会找你来剪。‘回头客’多了,生意自然就好!我们换了好几个店面,经营这么多年,主要还是依靠老顾客。”

每年,他们都会参加培训,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理发技术。与此同时,他们还保留了老式的烫发技艺。有不少年长些的居民钟情于这些老式烫发,总会来找天福理容店烫这种发型。“时尚是一种轮回,现在流行复古风,这种八九十年代的发型又火起来了。”

三十年来,夫妻二人从青春年少到现在有了几丝银发,店里的理发工具也有了岁月的痕迹。有些顾客三代人都在他们这里理发,当初的年轻小伙,现在都带着自己的孙子来理发了。

周凤娣感慨道,“这么多年,和这些顾客都有了很深的感情,有时候一些邻居没事也会过来店里和我们唠唠嗑,挺开心的。只要我们还干得动,这家店就会继续开下去!”

平日里,楼小忠经常参加社区的便民服务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服务。这件事,他已经做了十多年——最早在天福花园开店的时候,他便开始做公益理发。每个月,无论店里生意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到老年公寓为老年人理发,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对此,周凤娣也非常支持。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楼小忠就有了更多的精力和动力从事公益事业。十多年来,他已经累计服务老年、残疾等群体万余人次。

除此之外,楼小忠还有一门隐藏的手艺——竹艺。说起这门手艺,楼小忠表示,自己并没有专门学过,只是单纯因为喜欢便开始自学。

在理发店里,有一个角落是专门属于他的竹艺小世界。空闲时,他就会在那儿自己琢磨。不少来店里理发的顾客看到他的作品,都惊叹不已。见有些孩子喜欢,他也会大方地将小摆件送给孩子们。

在旁人眼里,楼小忠似乎有些“不务正业”,但实际上,这也是他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对楼小忠来说,无论是理发,还是做公益、做竹艺,都是他的兴趣爱好。对于生活,夫妻二人有着共同的理念:“人生很短暂,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开心最重要!”

作者:望江街道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