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 为民代言勇担当 人大代表风采展示
一次次调研走访、一次次创新实践,承载的是人民群众的关切期盼;一份份意见建议、一件件民生实事,书写的是不负重托的履职篇章。
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以来,我区人大代表们积极履职尽责,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和专业特长,关注民生热点、反映社情民意、紧贴社会需求,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用脚丈量社情、用心倾听民意,为推动上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黄宏新:履职尽责 绿电助民 代表名片:国网杭州上城供电分公司总经理
“身为一名国家电网人,供电服务永无止境,只有不断进步。”黄宏新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在上城供电分公司内部,他通过精心布局、统筹部署,创建了一套涵盖人身安全、设备维护、消防措施、行政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电力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制度,有效帮助用户提升设备安全水平。此外,上城供电分公司还借助两遥设备技术、机器人“米特”和智能可视化站房,构建了一套保电设备运行实时监控体系。这套系统可以全天候监控核心用户和城市配网设备的动态状况。
黄宏新还努力助推幸福邻里坊建设。从姚园寺巷“幸福邻里坊”初步建设到正式开放,他带领工作团队,为社区开辟了施工用电申请的绿色通道。在电力设施建设过程中,他始终以社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为其腾挪空间和谋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供了诸多便利。他还积极推动小营街道“独居老人安全守护”应用场景用电系统落地,将服务送到百姓身边,及时解决社区层面的问题。
新的一年,黄宏新将带领上城供电分公司持续加深政企协同合作,以电力驿站落地为契机,让更优质的电力服务、更扎实的创新举措更直接更有效地惠及市场主体,为推动上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电力力量。
孙燕芬:聚焦“代际共融” 守护朝夕幸福 代表名片:闸弄口街道红梅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寒冷的冬天,红梅幸福邻里坊内依旧热闹非凡,孩子们围坐在老人身旁,仔细聆听故事,不时好奇提问;另一边,孩子们看着老爷爷手中的木工作品,纷纷赞叹不已。
这样其乐融融的场景,离不开区人大代表孙燕芬的努力。
在孙燕芬看来,老人和儿童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让他们得到更多呵护是共同富裕最温暖的底色。她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作用,多次举行圆桌接待会,深度了解居民对社区“一老一小”服务优化的需求,梳理形成“一体化打造‘便老带小’双龄驿站”的工作思路,并成功推动打造了“一老一小”的专属空间。
同时,她联合楼道长、网格员多次深入居民家庭,了解儿童需要以及老人特长。“我们组建了以有一技之长的退休老人为主的‘关爱下一代宣讲团’,让老人和孩子相互陪伴,提升幸福感。”孙燕芬说。
除了“一老一小”的专属空间,红梅幸福邻里坊中的剧院、百姓健身房、幸福餐厅、邻里书房等也都是老幼互动同享阵地。这里经常能看到老人带着小孩子一起参加社区活动、社区老人教小朋友手工制作、幼儿园小朋友为养老中心的老人表演节目等场景。
“未来,我将继续谋划更多人群、更大范围、更深程度的幸福,让‘幸福邻里、十分优享’的成效写在更多人的笑脸上。”孙燕芬说。
王育美:弘扬宋韵文化,助力上城发展 代表名片:龙邦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事建筑及博展业多年的王育美,真切了解设计在建筑行业的重要性。她表示,要坚持大力发展高端专业服务业,构建以工程设计、供应链服务等为支撑的商务服务产业体系。
在王育美的带领下,龙邦博展项目部精心打造了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布展设计施工项目,既具中国气派,又有杭州辨识度,展现出雅致、俊逸、巧趣、柔美的宋韵风情。这份充满匠心的设计,让人们深刻体会到杭州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王育美不断加强学习,除了自学《代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认真研读代表履职有关学习资料外,还积极参加区人大组织的培训学习班,特别是赴全国人大北戴河培训基地一周的学习,让她收获满满。同时,她通过各类学术研讨会和座谈会,与其他代表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履职水平。
王育美表示,自己将认真履行职责,发挥代表作用,不负人民期望,奋力做强企业,努力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
吴树超:心怀责任 倾心育人 代表名片: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校长
棵棵亚运苗,长成参天树。2023年正值杭州亚运年,身为集团校长,吴树超用心推进“亚运育苗计划”,通过体育冠军进校园、学生主播说亚运、亚运长廊弘扬亚运精神等系列活动,倾心育苗助力亚运。“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贡献微光,介绍好亚运、介绍好杭州、介绍好中国。”吴树超说。
作为人大代表,吴树超积极参与“青荷苑幸福邻里坊”的创建。通过社区和学校通力合作、交流互鉴,深入挖掘地域文化,构建了一个凝聚广泛共识的精神幸福共同体、物理幸福共享体和智慧幸福共融体,全面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
学生心理健康也是吴树超关注的问题,他积极助推全市首个全龄段心理健康家庭成长驿站落地,为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依托该驿站,吴树超组织开展了“荷悦共富向未来·家校政社共融通”系列活动,不仅营造了和谐的家庭氛围,更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推进全民教育方面,吴树超也一直在思考、谋划。以新文化街区建设为蓝本,他积极联动多方力量,构建了一个知识共享新窗口——晓荷书房,安排学校资深名师,以及邀请社会能人、非遗大师等,进入社区举办讲座,有效推动泛在学习型社会的建构。晓荷书房也成为“双减”优秀案例和重要课题项目基地。
徐明飞:攀农业科研高峰 助“农”成果落地
代表名片: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朱峥泓:丹心系健康 笃行展风采 代表名片: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主任
代表有任期,为民无止境。在履职实践中,朱峥泓始终牢记初心、勇担使命,为新时代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工作中,朱峥泓带领全体职工,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实现专职精防人员、街道社区、全科医师责任团队“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关注群众心理健康,开设精神科(心理咨询)门诊、精神康复病房。他还积极探索分级诊疗模式,促成中心亚专长学科建设,打造“全科联合门诊”“专科专病门诊”“多学科联合门诊”“慢病一体化门诊”四大模式。此外,根据就诊服务需求,朱峥泓动态调整发热诊室人员排班,充实药品储备,增加检验项目,打通群众方便就医“最后一公里”。
担任区人大代表以来,朱峥泓积极参加学习交流、视察、调研、座谈会等各类活动,主动建言献策;深入走访居民群众,持续关注民生,以“一老一小一特”为重点,探索发展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如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服务效应已辐射南星街道和部分紫阳街道近10万人口,满足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诊疗服务的健康新需求。
用信仰坚守初心,用行动诠释使命。朱峥泓倾尽全力、履职尽责,既发挥了健康守门人实干担当的先锋模范作用,又当好百姓的传声筒,积极建言献策,将百姓的心声带到区人代会中。
“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身边人’。”当选为区人大代表以来,徐明飞珍惜每一次履职的机会。
作为农业科技领域的工作者,他始终坚守在产业一线,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他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标准和新模式,建立示范基地,制定相关标准,确保科技成果在全省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他聚焦农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城乡融合发展以及科技工作者生活等方面,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和跟踪服务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望,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他勤调研、广思策,针对科研人员“同城同策”待遇、“农”科教融合传承、规划“农”商业板块等方面广纳建议,推动有关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他表示,“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我将认真做到察民意、解民忧、听民声、帮民困,为生活于城市中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代言,同时积极将‘农’味多渠道传播,为群众办实事。”
多年奔走于田间地头的徐明飞,将科技送到农民手中的同时,也将农业需求、农技难题带回单位攻关研究,并积极利用自己作为区人大代表的履职经验,勤调研、细梳理,多角度、多渠道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助力科研成果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