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市级非遗“打莲响”,“高燕工作室”落地上城
一根莲响棒,一生莲响魂。
“打莲响”又名“竹签”“花棍”,在上世纪初出现在钱塘江一带,九堡位于钱塘江畔,因附近农田经常被钱塘江洪水淹没,当地人家谋生活需要逐步衍生出“打莲响”,由于人口的迁移和流动,逐渐在九堡流传保存了下来。
从1996年接过“打莲响”这项民间艺术活动以来,到高燕这儿已经是第四代传承了。
高燕老师将这种以一根加以装饰的竹竿敲、打、碰、击身体的肩、肘、臂等部位,从而发出清脆响声,呈现明快节奏的艺术形式不断发扬开来,在“教”与“学”中不断开拓群众基础,并在九堡街道政府和高燕莲响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在九堡中心幼儿园建立“莲响钱塘”基地,“打莲响”于2014年正式收录于第五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莲响”百余年的传承走到今天,迎来了新的平台和发展机遇。市级非遗传承“高燕工作室”今日正式落地九堡街道宣家埠村文化礼堂!
九堡街道社区学校辅导员李霞屏老师、宣家埠村两委班子成员、宣家埠村莲响学共体成员、宣家埠村莲响儿童团成员共同参与本次工作室揭牌仪式。
宣家埠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袁利明殷切致辞,对协助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并代表村两委热烈祝贺工作室成立,并衷心祝愿工作室新年新气象,开新篇创佳绩。
市级非遗传承人高燕的承诺铿锵有力,新的一年将围绕“传、帮、带”三个关键词下功夫、做文章,将非遗传承好,将文化传播好,将教育贯彻好。
随后袁书记与高老师一同为工作室揭牌。
非遗瑰宝需要一代又一代地传承,市级非遗“打莲响”传承人高燕借工作室成立契机,“收徒”将非遗传承一以贯之。
新年第一课“解读莲响 传承非遗”正式开启了“高燕工作室”同时也是非遗项目“打莲响”的新篇章,在娓娓道来的莲响故事中,发现莲响的魅力,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使普通群众也能了解、喜欢并加入到打莲响的队伍中来,聚众人之力,护文化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