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善城·杭州志】水电全免,房租只要600多元!00后“杭漂”遇到豪气房东

2024-01-09 14:30:02来源:杭州新闻

位于杭州城北的一处老小区,是“00后”男生小张“杭漂”租房的第一站。

和普通老小区相比,小张租住的房子并没有太多区别:楼梯房、60多平方米的小户型,还有90年代流行的全屋原木装潢,角落里堆放着各种生活杂物。不同的是,小张的月租金只要666.66元,水电燃气全免,“室友”是84岁的房东奶奶。

1月6日晚,小张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一段8秒钟的短视频,画面很温馨:夜晚的客厅里,小张坐在沙发上,房东奶奶身穿深色花袄、戴着灰色针织帽坐在餐桌旁,两人一起看着电视。

视频配了一段朴素的文字——“00后大四学生勇闯杭州实习,感谢80多岁的独居老奶奶把房子以几百元的价格租给了我。就这样,我成了她说话闲聊的人,做饭会喊我吃,水电燃气押金全免,可以用无线网,可以做饭,让我感受到了杭州独特的温暖,真的很感谢。”

image.png

仅一天时间,这段视频得到了8.4万赞,冲上了热搜。有网友说:“看完想奶奶了。”还有网友留言说:“你何尝不是奶奶生活里的温暖呢?”

(评论截图)

1月8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小张和他的房东吴奶奶。“这都是‘缘分’,我们俩有缘。”在客厅的沙发上,两人挨坐在一起,吴奶奶主动握住小张的手,看起来确实很像一对祖孙。

“他还是学生,我要帮一把的”

不到1小时,“杭漂”男生实现拎包入住

小张今年22岁,来自贵州毕节,是扬州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去年秋天,小张顺利通过秋招,拿到了杭州城北一家新能源公司的offer(录取通知)。临近毕业,课业相对轻松,他计划提前来公司实习。

1月4日那天,小张来到杭州,在朋友的出租房里暂住了一晚。第二天,小张早早出了门,在路边扫了辆共享单车,开始找房。

小张的计划是直接在公司周边的小区里碰碰运气。可是,一上午骑了4个小时,并未找到满意的房源。

当天下午,小张绕进了这个离公司数公里之外的老小区,正好碰到几位老奶奶聚在一起晒太阳。

“奶奶,你们知道小区里有房子出租吗?我是学生,想租个房。”小张问。

人群中,吴奶奶最先“坐不住”,直摆手说:“学生不要租这么大的房子,要不少钱的,负担太重,租个小房间就可以了。”

image.png

三言两语间,吴奶奶和小张聊了起来,“孩子,你哪里人?来杭州做什么?为什么要租房?租多久?”

“吴老师,你不是一个人住吗?房间好不好租的?”几位奶奶你一言我一语,热情支招。

“他还是学生,我是要帮一把的。”没想到,吴奶奶直接爽快地应了下来,不过,她有几个要求,比如要小张去工作单位开个证明来。

而另一边,小张也被“奶奶团”的热情打动了,上楼看了眼房屋情况,便把和公司签署的入职协议发给了吴奶奶。

“那你收拾下就搬来吧。”前后还不到一小时,吴奶奶就成了小张的房东,房租只要600多元,水电燃气全免,租金几乎还不到附近合租房的一半。吴奶奶还叮嘱小张,被子、褥子不用买,洗漱用品更不用花钱,家里就有,直接拎包入住!

“感觉在外面找到了亲人”

他们说这是缘分

就这样,一个行李箱、一台笔记本电脑,小张住进了吴奶奶家中。两室一厅的户型,两个房间朝南挨着。

家里突然住进了一个陌生小伙子,家人能理解吗?吴奶奶的大儿子最先表达了担心,先是惊讶“老妈你怎么这么大胆的”,后又叮嘱“年纪大了,要尽量回避这些事,过自己的日子”。

可吴奶奶并不打算让小张离开,见母亲如此坚定,大儿子只好妥协,叮嘱要“保持距离,注意安全”。

“其实,当时我们几个老人都觉得小伙子面善,说话轻轻的,很文气,一看就喜欢的。”吴奶奶摊了摊手,继续说,“他工作单位在哪里我都知道了,有根有底的人,我放心的。”

image.png

吴奶奶今年84岁,老家在重庆,1966年跟随丈夫调来杭州工作,在杭钢小学做过语文老师,后又在学校担任过领导,一路干到了退休。用老人家的话说,“这辈子都在学校,看到学生就亲切。”

吴奶奶是小区的“原住民”,从80年代开始,一家人就住在这个小区里。直到2008年,老伴离世,吴奶奶过上了独居生活,偶尔孙子会来陪伴同住。

“这是一场缘分。”采访中,吴奶奶总说她和小张有缘,缘分之一是小张和吴奶奶的亲孙子年龄相仿,甚至连长相、性格都有些许相似。缘分之二,小张来自贵州农村,来杭州前,吴奶奶曾在川贵一带的山村小学任教过,两人算是半个老乡。

而小张也说,两人有缘。小张从小在老家跟着奶奶长大,最喜欢待在奶奶身边,“其实,火了的那条视频是我随手拍的,只想记录一下,当时感觉就像在老家陪着奶奶一样。”

“合租”后生活有变化吗?吴奶奶说更开心了,“有人陪我聊天吃饭走路,还教我上网,蛮好的。”小张则说:“感觉在外面找到了亲人,吴奶奶还会给我做饭吃,被杭州暖到了。”

这两日,小张还未正式上班,他每天都陪着吴奶奶出门买菜,吴奶奶则耐心地介绍起小区周围环境,顺便讲讲她年轻时的故事。小张说,吴奶奶是个“潮流”奶奶,会网购会刷抖音,年轻人的玩意儿她都能接受,洋气得很。

image.png

两人偶尔会碰上老邻居们,“他们开玩笑说‘吴老师带孙子出门啦’!”说这话时,吴奶奶脸上满是笑容。

评论区众说纷纭,这样的“跨代室友”你怎么看?

这两天,小张的社交账号评论区有点热闹。有人说这样的“合租”是一场双向奔赴,老年人需要陪伴,年轻人需要安定。也有人表达了不同意见,认为小张和吴奶奶的情况只是个例,不适合所有人。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养老这个问题时常被大家拿出来讨论。

2006年时,国产电影《我们俩》上映,讲述了一位在四合院里生活的孤单老人,将房子出租给来北京上学的女孩,一老一少之间发生了一段动人的故事。法国电影《招租室友》也讲述了类似的故事,主角是一位空巢老人和三个年轻人。

其实,除了传统的养老院养老,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跨代室友”式养老在许多国家存在多年:老年人需要陪伴,而年轻人需要租房,这两种需求结合起来,就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养老方式。

杭州有一家名为“阳光家园”养老院,因“多代同楼”“老少相伴”的住养模式上过热搜——年轻人每月只要支付300元租金就可以入住养老院,但他们必须每个月为老人提供至少20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可以是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书画、音乐、舞蹈、插花等,陪伴看电视、电影等。

但另一面,网友们关于“跨代室友”的质疑声也从未消减,有人表示合租人员的基本素质难以把控,会有“引狼入室”的风险。也有人认为,合租对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脾气、性格、生活习惯,甚至职业、工作场所都有要求,难以推广。

关于“跨代室友”,你怎么看呢?

作者:记者 王艳颖 视频 张晗 郑哲豪 编辑:陈周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