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办法” 带来安全感 “敲门行动”守护一方老人
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日常走访
上城报讯 “幸好你们送医及时,老人现在已经脱离危险了。”当听到医生的这句话,紫阳街道候潮门社区党委书记莫飞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11月24日上午,候潮门社区工作人员楼艳像往常一样对网格片的高龄老人开展日常走访。
9时许,楼艳来到了直箭道巷的老俞家门口。本以为能像往日一样看到老人笑脸的楼艳,却迟迟不见老人来开门。“今天还没见过老俞咯”“今天没见过老俞头出门,应该还是在屋里头的”……周围的好邻里们纷纷出来回忆老人的行踪。
“坏了,可能要出事!”楼艳的眉头一紧,开始更用力地敲门。正当楼艳拿出手机求助时,屋内传来了微弱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门微微打开了一条缝,进去一看,老人已躺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楼艳随即拨打了120,并联系了社区。社区党委书记莫飞丹与工作人员朱薛菁赶到现场,一起陪同老人前往市第三人民医院。经检查,老人确诊是脑中风,所幸送医及时,老人脱离了生命危险。社区也安排了朱薛菁在医院陪护在侧,实时确认老人的状态。
“像老俞这样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敲门行动’就是一道安全保障。”莫飞丹说,别看网格走访、入户“敲门”这一行为“又土又笨”,但在关键时刻却是最管用的。
据介绍,紫阳街道各社区均采用了精细化网格管理模式,对高龄独居老人进行“红黄蓝”分色管理:为60岁以上80岁以下且身体健康的老人发放“蓝牌”,网格员每日进行电话、微信联络,每周至少一次入户走访;对60岁以上80岁以下有明显基础疾病的老人发放“黄牌”,每日进行电话联络,每周至少两次入户走访;对60岁以上患有严重疾病及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红牌”,需要每日进行入户走访,必要时在老人家中安装监控。
莫飞丹说,“土办法”的敲门行动也拉近了老人与社区的距离,让老人们有任何突发状况总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社区。
为此,紫阳街道各社区还以网格为单位开通了专门的助老热线,依托网格员和楼道长队伍,及时地对老人的问题进行处置和反馈。
据统计,去年以来,街道通过网格员敲门行动已先后紧急救治老年人不下十起,如最美网格员朱嘉伟,因一日三次走访,救治了高龄独居老人;上羊市街社区网格员张建婷、康俊与时间赛跑救回金狮苑94岁高龄老人;网格员吴志强不惧危险,破窗救金狮苑独居老人……无一不是“生死时速”的比拼。
“我们希望用自己的每一个脚印守护起辖区老人们的安全。”莫飞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