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乌镇十年启示录

2023-11-08 10:29:27来源:浙江宣传

11月8日至10日,乌镇迎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从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此地开始,这个枕水小镇的命运齿轮悄然转动起来。

作为全球互联网江湖的“华山论剑”,每年的乌镇峰会,都是一次跨越山海的思想奔赴。不禁要问,走到第10个年头,乌镇峰会改变了什么?又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启示一:“后起者”亦可“后发先至”

回望半个世纪以来,互联网寄托着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生活的美好愿景,泛在的连接、开放的创新、共享的精神,让“地球村”从想象落进现实。

在互联网的世界,中国是“后起者”。1994年4月,通过一条64K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成为全球第77个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

“触网”30年,中国互联网一路高歌猛进,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部分领域领跑,实现了“后发先至”。不论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数字经济发展态势,抑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都“勇闯天涯”、乘风破浪。如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拥有全球最多的网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以及最活跃的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创新生态。

乌镇峰会10年,也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进阶之路。从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来,来到乌镇的参会嘉宾累计近1.2万人次,覆盖172个国家和地区。在这里,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等重要活动持续举行......乌镇峰会,成为国际互联网领域一致公认、踊跃参与的交流合作高端平台。

2022年7月,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组织在北京成立,成为中国深度融入世界互联网治理格局的重要一步,也是中国追赶世界、拥抱世界、融入世界、引领世界的成果体现。

从0到1、从1到10,“狂飙”10年的乌镇,已是全球互联网绕不开的“地标”、不容错过的“盛宴”,全球互联网空间里深深烙下“中国印记”“乌镇印记”。

启示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生于中国、属于世界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乌克兰危机持续延宕,巴以紧张局势加剧。此外,在现代风险社会语境下,新兴网络技术应用迭代周期越来越短,以网络安全为代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愈加突出。今天,靠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包打天下,全人类精诚合作、协同应对是“大势”。

历史的钟摆朝向何方?又该如何抉择?2015年,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深刻指出“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提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的“四项原则”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为国际网络空间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一路走来,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乌镇峰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概念文件、《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乌镇展望》和《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等一系列成果。

借着高能级“对话框”和世界级“朋友圈”,乌镇峰会助力中国在国际互联网领域话语权不断提升,推动形成更多具有全球普遍性、发展性、引领性的倡议共识,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乌镇方案。

从纸面上的概念文件和行动倡议,到实践中的案例和成果在全球涌现,小镇河边廊檐下的一次次思想碰撞,激荡起数字文明的阵阵风潮,彰显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与担当。

启示三:“数字改变生活”不是一句口号

已有1300多年建镇史的乌镇,地处江浙沪三省交界,京杭大运河傍镇而过。自宋代起,这里便发展为江南贸易重镇,来往商贾如云。这颗坐落于江南水网中的明珠,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不过,因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从此乌镇不只是“乌镇”。

比如,数字文明与江南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昭明书院、茅盾故居、木心美术馆......跨越千年的文化积淀让乌镇成为古镇中的顶流。自2014年与互联网“结缘”起,此后一年又一年,峰会在水乡尽情“生长”,传统文化、互联网文化在此有机相融。在这里,5G网络全覆盖,智慧停车、无人驾驶、共享出行、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改变了小镇人们的日常,充实江南生活的“里子”。

比如,数字之光将鱼米之乡点缀得更亮。峰会带来的人流、商流、信息流,让这个水乡古镇站上风口,蝶变为“世界级小镇”。乌镇所在地嘉兴桐乡市,原先以桑蚕丝、化纤丝、玻纤丝、纺织服装等“三丝一纺”为主导产业,现在已经发展为以智能汽车、智能计算、智能传感和工业互联网等“三智一网”为主导产业。在传承与发展之中,乌镇也成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橱窗”。

可以说,10年间,乌镇时时处处上演着新旧交织、快慢交融的“对话”,呈现着江南文化在数字时代的历史性演化。这种变化,是可感可知的、众所公认的。

启示四:世界级大IP要办得好更要用得好

《习近平在浙江》记载,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指出,在当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的就是幂数效应。从那时起,“数字浙江”建设的发令枪鸣响。

乌镇“十年之约”,恰是见证“数字浙江”发展的一个窗口。随着峰会释放的“磁场效应”不断扩大,思想在这里碰撞、人才到这里寻访、资金到这里猎投、项目到这里对接。不仅如此,浙江数字经济能级不断提升。今年,浙江提出“以更大力度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

来看几组数据:10年前,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时,乌镇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企业仅12家,如今已逾千家;2014年,浙江数字经济总量为1万多亿元,2022年已增长至4万亿元;在去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上,现场签约的重点项目投资金额达746亿元;去年,在峰会带动下,共有1000多家单位发布3.8万余个招聘岗位,吸引27万名人才前来应聘。可以说,10年来,峰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红利。

经世致用是植根于浙江文化的重要基因。对于世界互联网大会这个世界级大IP,浙江不仅仅要积极谋划办得好,更要抓住机遇用得好,持续放大红利和溢出效应,真正激活浙江数字经济的“一池春水”。

启示五: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今年9月,在浙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浙江“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运用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窗口加强文化交流传播,不断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

文明如大江大河流淌。走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人类社会,正大踏步迈向网络文明、数字文明。就像良渚时期的“稻谷”,如今“数据”成了最基础的资源,互联网成为刀耕火种的新“稻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如何建设数字文明,随之成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全人类文明的一个“必选项”、一道“必答题”。

有人说,“信息技术作为科技发展的核心,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互联网则成为这个时代最显著的象征”。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还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看待它、运用它,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10年,乌镇峰会围绕关乎人类未来的命题议题持续作答作为。十年一秩再启航,从乌镇出发,从现在出发,加“数”前进,在“未知远远大于已知”的网络空间创新拓荒,我们终将驶向无垠的星河。


作者: 之江轩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