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新园一园改造得漂亮又实用 橙友给上城区委书记章燕写了一封信 我们感到“杭州真的毛好嘞!”
主要是前期调研做得扎实
望江新园所在的大通桥社区书记骆永鹰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隔壁二园的外立面改造也要开始了。
骆书记说,这么大的工程能够成功如期完成,还能得到居民的认可,主要是前期的民意调研工作打得足够实。在前期工作中,光是外立面用涂料还是干挂,社区就足足做了一个月的调研工作。“我们一个党员一幢楼,和社工一起挨家挨户地去收集群众建议,调查满意率;同时还在楼道里面设置群众意见箱,并公布楼道长的联系方式,加上社区‘红色电波’电话热线,把整个民意渠道打通。”
其实在前期工作中,改造外立面时也会有居民不理解。大通桥社区采用了多种方式:一方面,有居民反映的问题,能在24小时内解决的,就立刻解决掉,解决不了的、需要各方协同的,就通过小区议事坊成员进行讨论,寻找一个最快最好的解决方案出来;另一方面,社区积极地邀请居民参与到义务监督队当中,在日常生活中去找到问题,第一时间和施工方进行协商与沟通。
“解决问题的速度越快,那么老百姓就会更信赖我们基层工作。”
不仅听赞扬,还要听得进意见
骆书记提到一个要点,就是请居民来做义务监督员,既要找支持改造的,也要找不支持改造的。
“不支持改造的,大家会给我们提很多意见和建议,善于去发现一些不好的点,也能让我们施工方在第一时间解答,出来的成果也更令居民信服;同时,居民参与到监督工作中去,很多时候还可以帮助社区和施工队解答一些其他居民的疑惑,让社区、施工方、物业、居民彼此之间的信息没有隔阂,增加居民的参与度。”
小区改造的基石就在于,前期的民调要做扎实做深入,“比方说我们发动的群众多了,那么有的一开始不是很乐意参与的,看到关于立面改造的工程在推进,也会来社区东问问西问问。我们做基层工作的看到老百姓把心里的想法和我们说,那我们是最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