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冰箱为“小哥”带来满满幸福感
在“夏日爱心冰站”取棒冰的外卖小哥
三伏天,杭州“蒸煮模式”连日开启。
“吱——”杭州南山路198号门口,传来清脆的刹车声,一辆快递配送车停了下来。“有个冰箱?”顺丰速运中山苑营业点快递小哥陈应潮下了车。
出现在街头的冰箱,写着“最美冰箱,助力亚运”,在各色鲜花和亚运吉祥物的环绕下格外醒目。陈应潮打开冰箱,惊喜地发现,里面满满当当装了冰镇矿泉水和老冰棍。
一瓶矿泉水,一支老冰棍,一口温润凉茶……在炎炎夏日,带给了“小哥”怎样的沁爽?又为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添上了怎样的暖意?
从“一瓶水”到“一冰箱水”
扭开瓶盖,陈应潮仰头喝了一大口水。在清波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小憩的15分钟,是他一天中为数不多的“放松”时间。成为快递小哥两年来,他的时间总是跟着客户走。在吴山花鸟城,300多个商铺,他跑得滚瓜烂熟。常常是一个电话、一条微信,小陈便会开着快递车赶来,将一箱箱农副产品细致打包,配送上车。
不同于居民小区,专业市场的需求主要在收件。眼下是市场淡季,一天也有150件左右的量。市场的货,重的时候多达三四十公斤,板车上下拉一趟,陈应潮的工作服就汗湿了一半。
对于争分夺秒的“小哥”来说,很少会特意绕路去买一瓶水。在得知清波街道推出了“最美冰箱”后,陈应潮立刻将这个消息“广播”给了站里的兄弟姐妹,大伙儿纷纷点赞。
笑容的“双向奔赴”
“这些水是哪儿来的?”半瓶水下肚,陈应潮提出了疑问。
“我们的冰箱饮品是由辖区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捐赠的,像杭州联合银行吴山支行、新邦古玩城、省气象局等单位已经捐赠了瓶装水10万瓶。”清波街道劳动路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水送来了,我也帮着一起放进冰箱吧。”不由分说地,陈应潮主动将两箱矿泉水搬到了“最美冰箱”边,擦了一把汗,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这样的笑容,吴山花鸟城的店主们每天都能见到。在店主们眼里,小陈是一个靠谱的托付者。哪怕是开口要100个纸箱,陈应潮都会冒着暑热,专门开电动车跑40分钟去拉回来,只为了解决客户的燃眉之急。
这样的笑容,中国美术学院附属小学的学生们也见过。前不久,陈应潮来到了这所学校,参与《我们身边的“你”》“六一”国际儿童节职业启蒙绘画活动。他用风趣幽默的口吻,给孩子们刻画了快递小哥的工作形象。
作为清波街道“清骑士”志愿队的生力军,陈应潮充分发挥着城市流动观察员的优势,联动街社网格智治队伍,变身基层治理预警人、督察员;积极响应“每天公益半小时”,组织快递工会成员参与街道青春献热血活动……
而像这样的“双向奔赴”,在上城不停发生着——
凯旋街道凯益荟推出了“夏日爱心冰站”,免费为户外工作者送去爽口的棒冰……
小营街道“最美凉茶摊”,今年新加入了11个“队友”,也迎来了更多新的志愿者……
从“舌尖上”到“全身心”幸福
对于跑动在上城的“小哥”来说,“舌尖上的幸福”不只有这一款。
最近,闸弄口街道“幸福·邻里食堂”推出了“幸福盲盒”,每天晚上7点以后,食堂工作人员根据现有菜品推出“一荤一素一饭”,只要6元。
“我们经常是送完单回去路上顺手就在路边买好晚饭,但是再便宜,哪怕是一份炒粉干、炒饭可能也要十几块钱。这个‘盲盒套餐’对我们来说,价格很吸引人。”30岁的崔海龙是一位外卖骑手,2021年来杭州打拼。他说,外卖小哥下班时间不固定,而社区食堂夜里还开张的不多见。
“我们每天都是现烧现卖,当天的菜不会留到第二天。但是多出来的这些菜倒掉又很浪费,所以我们想在营业结束前把这些菜低价出售给有需要的人。”闸弄口社区“幸福·邻里食堂”负责人提到,附近刚好有个园区,考虑到年轻人下班比较晚,社区还特意将食堂的营业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
2022年以来,上城联动区、街、社三级党建共建资源,已在商圈、楼宇、小区等“小哥”活动处,建立了标识统一、分布广泛的“尚小驿”服务站点155个,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党员报到、暖心歇脚、便利服务、医疗应急等6大类24个子项的服务,被“小哥”称为奔跑路上的“红色补给站”。
今年,上城还联动十个区直部门、群团之力,为“小哥”送上“十大暖心关爱礼包”2.0版本,包括教育、公益、健康、法律、劳动保障等多项服务,让递给“小哥”的一杯“温暖”升级为全身心的“幸福”,通过形成全方位、立体式、不打烊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新就业群体常态长效融入城市基层治理。
(节选自7月26日潮新闻 策划 张彧 文字 张梦月 摄影 徐克涛 共享联盟·上城 李佳)
微笑上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