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扰 有求必应 南星街道积极打造有温度的营商环境
上城报讯 “你好,请问您通过监督一点通平台反映的问题得到解决了吗?”“助企服务员的走访有没有解决问题?”近日,区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思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顾江英深入街头巷尾走访网红商铺,了解商家生产经营状况,边访谈边监督,收集和整理商户的集体疑问,并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南星街道开展监督。
网红餐饮单老方厨房提出“小商户对为企服务的详细内容不清楚”,“包笼天下”的老板娘提出“街道执法人员为什么查我不查他?”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商家对执法单位的不信任。顾江英找到了南星街道纪工委,代表商家提出疑问。经过纪工委的协调,顾江英来到了南星街道综合执法队,开展营商环境监督。
今年以来,南星街道综合执法队充分考虑商家诉求,联合律师顾问团队,分析整理近三年处罚案件、投诉举报数据,编订了2023年街道层级监管计划,合理设定监管对象,减少执法随意性。如将2022年南星街道辖区内投诉举报10次以上的9类374件赋权事项(占全部投诉举报数量88.83%),以及将涉及网络直播等新兴行业的约361户市场主体(占总数的5.62%),作为重点纳入《年度执法计划表》,用避免给商家“添堵”的方法,实现“大走访”对小商户的覆盖。
街道综合执法队采用“线上采集+线下输入”相结合的方式,动态掌握、全量调用执法数据、处罚数据、线索数据和企业需求数据,由信息化执法辅助系统对上述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违法行为的高峰时间、多发地带、周期频率等信息,用数据来高效配置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力量,动态确定监管对象、监管力量、监管频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一件事”。
街道的精准执法可以用“三增三减+定期必查”来概括,即根据信用评级高低、投诉举报多少、新兴或传统行业分布等动态数据,实时增减监管频次,对重要节点、重要领域、重大事件定期必查。信用评级高的商家可以感受到“少查或不查”的优越感和便利性,商家关注度高的事件街道“上门监管并服务”,营商环境的优化提升更贴近市场主体的真实需求。
“我要为南星街道运用数据手段、制定年度执法计划的方法点赞,细分商家历年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检查,尽量不给优质商家添堵、添乱,是一种有温度的执法,是更高效的服务。”顾江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