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艺匠心 小小少年感受古法造纸的魅力
大手帮小手,一起体验古法造纸魅力
上城报讯 一泡、一搅、一抄、一压,一张古法制作的富阳竹纸就在小朋友的手中略见雏形。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工竹纸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和街道志愿服务能人,庄富泉老师于近日来到紫阳街道新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关于古法造纸的传统技艺带给新工社区的孩子们。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纸是从哪里来的吗?要多少工序才能得到呢?需要什么材料?”庄富泉老师用一连串的反问,打开了小朋友们好奇的心扉。
“早在西汉前期,我们的先人就发明了造纸的技术,将木材、棉花、稻草等植物纤维捣烂做成纸浆,瞧,这就是已经制作好的纸浆。”庄富泉老师与助手一起,手把手地带领孩子们体验古法造纸的乐趣。
“亲手制作的作品,更能让孩子们体会到满满的成就感。”被孩子们满足的笑脸所围绕的庄富泉老师说,如今,纸张变得易得且多样,但古法造纸的成品因其工艺所凝聚的智慧与技艺,却是机器化生产的纸张所不能替代的,古法造纸的工序及技艺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是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传承技艺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根。”
“社区开展这个四点半课堂内容很丰富,通过身怀绝技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开展非遗体验、书法体验等,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接触到很多的传统文化,了解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家长一起参与的过程中也还能拉近亲子关系。”一位家长说道。
一个技艺,一片匠心。这次活动还通过直播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法造纸的知识,下一步,紫阳街道将结合传统与创新方式,让非遗技艺走近大家的身边,传承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