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头脑风暴”后,校园门口顺畅了!
“自从小学门口有了一片等候区,交通秩序终于不那么混乱了。”闸弄口街道濮家小学门前新设了一个“S”形的等候区后,来接送孩子的家长们感受到了久违的顺畅。
圆桌会专解社区急难事
“濮家小学片区的交通问题一直是个顽疾,等候区设立前,因为道路狭窄,家长们在接送孩子时,常常在马路中间等候,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造成了片区早晚高峰交通拥堵的问题。”濮家小学校长黄凤英一直为此烦恼。
了解此事后,社区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与她对接,并组织召开了家人圆桌会,征集人大代表、社区干部和家长代表等不同群体关于道路改造的意见建议。社区还带领濮家小学的少先队员们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倾听民声民情,梳理出道路改造的难点、热点问题,并专门书写建议、绘制方案平面图等。
“家人圆桌会是我们社区在2021年的时候与濮家小学共同打造的一个校外学生实践项目。”濮家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希望通过街-社-校联动的方式,给社区治理注入更多新生力量。”社区以搭建让学生、家长、居民坐下来与社区共同面对面交流的平台,通过小手拉大手,激发学生参与学校、家庭、社区建设中的主人翁精神,在锻炼孩子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助力社区精细化治理,共同打造美好家园。
“头脑风暴”根治居民头疼事
闸弄口街道收到各方的意见建议后,认真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再次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居民骨干及学校代表在濮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专题研讨会,针对濮家小学片区交通拥堵的解决思路进行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按照“切口小、可落地、让群众有感”的原则,闸弄口街道将大家的意见建议梳理成了重点民生任务清单,及时对接街道公共管理办公室,并进行实地走访,对道路情况、居民出行、个性化需求等内容进行集中收集和反馈,加快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在综合大家的意见建议后,第一时间定方案见行动,通过适当拓宽学校门口的道路,将纵向停车位改成横向停车位,增加了学校门口停车位的同时也拓出了正对校门口的等候区,并将等候区打造成“S”形。“‘S’形等候区不仅增加了座位的有效面积,让更多家长能在等候过程中可以坐下来休息,同时视野也更加宽阔。”濮家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闸弄口街道将继续用好“家人圆桌会”议事载体,鼓励更多的孩子加入到社区治理当中,以孩子的视角发现问题,进一步瞄准群众需求,积极建言献策,切实推动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忧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