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聚焦一老一小 闸弄口打造“朝夕照护”服务体系新模式

2023-06-06 09:18:26来源:上城报

彩虹托育园

老人在家就能享受“管家式”养老服务

街道开展“以幼带托”照护托管服务

上城报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战略眼光,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站在全生命周期的两端,老人和儿童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需要被看见、被关照、被保障。乡镇街道在基层服务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既是“一老一小”服务工作的“承接者”和“执行者”,也是该民生实事项目的“统筹人”和“指挥员”。不仅需要落实落细服务工作,更应创新举措,打造亮点,用优质暖心的服务托稳“一老一小”的幸福。

针对“一老一小”现状,闸弄口街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按照辖区“一老一小”人口分布和结构特点,围绕“老有康养、幼有善育”目标,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大力发展康养服务和普惠托育,有效破解供应量不足与空置率高的现实矛盾,构建“一老一小”朝夕照护服务体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可感可知可及的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

立足全域全局 强化顶层设计

统筹布局,形成体系。聚焦居民“急难愁盼”,以老旧小区改造、幸福邻里坊建设为契机,统筹辖区各类资源,挖潜腾挪房产设施,通过大数据研判“一老一小”人口分布特点,精心完善谋划布局,形成“朝夕照护”服务圈层体系。

坚持公益,提升品质。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服务导向,始终秉承公益普惠原则,深入推进康养服务;提升托育服务品质,突出服务特色,打造“小而精”的托育机构服务圈。

形成合力,打响品牌。街道将“朝夕照护”服务圈层体系建设纳入街道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加大辖区单位共建合作力度,形成街道、社区、机构三级同向发力,做精做强养老托育服务,打响“闸们家”全生命周期服务品牌。

立足为民初心 优化服务品质

探索创新,优化服务。在“1+10+N”全人群全域幸福坊服务矩阵基础上,探索“物业+医养+居家养老”的管家式服务模式。依托物业,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嵌入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理念,让老人在家就能享受“管家式”养老服务。

串点成片,覆盖全域。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依托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发挥社区“微型养老服务站”、成长驿站、幸福食堂和幸福助餐点等配套设施功能,不断扩大养老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形成15分钟“朝夕无忧”服务圈。着力打造邻里食堂体系,提供堂食、送餐、净菜等多元化餐饮服务,形成五大片区助餐服务网点,织密为老服务网,实现全域老人步行10分钟,送餐5分钟的幸福助餐模式。推进街域幸福邻里童乐园全覆盖,积极争取在托育机构暂缺区块建立成长驿站。

专业融合,提升品质。整合辖区医疗护理、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专业队伍,专职生活护理员定期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等家政服务;13名学前教育专业师资、持证保育员等为幼儿开展“以幼带托”照护托管服务,10名全科医生、儿科儿保医生开展“医教养融合”的健康管理;引进婴幼儿情绪智能、体适能方面专业团队,实现“医养保教”深度融合,定期在成长驿站开展养育指导课程,有效保障“一老一小”照护服务质量。

立足幸福特色 注重数智赋能

实现精准全息感知。依托数字化改革,上线“一表通”“数字驾驶舱”,推动服务管理从“事后介入”向“事前掌控”转变,实现事前和用水预警监测、精准服务推送,服务走访提醒等功能。为辖区安装智能读水表仪,及时掌握老人居家情况。智能水表读数低于阈值,系统及时将报警信息发送给街道和社区,提醒网格社工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

实现精准照护服务。实现“互联网+养老大数据平台+终端设备”智能化服务升级。通过“一人一档一方案”精准服务,完善老年人建档工作。配备安居守护功能的智能养老床位26张,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实时反馈。

实现精准政策靶向。打破条线壁垒,承接上级平台业务下沉数据,自动识别筛选入托入园信息、60周岁提醒、高龄津贴办理等数据,抓取有效数据,一键生成所需表格,提升服务质效。

闸弄口街道将紧紧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愿望,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互嵌融合,进一步盘活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探索形成“朝夕照护”服务圈层体系,让辖区居民对“一老一小”服务可见、可感、可及,形成与现代化共同富裕窗口街区相适应的“一老一小”服务优质共享格局。

“八八战略”

上城实践

作者:闸弄口街道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