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全力打造“幸福+”养老服务体系
举办全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
智慧养老院驾驶舱
丁兰街道康养联合体
上城报讯 2008年10月31日,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考察指导杭州江干区丁桥镇皋亭山养老院(现杭州市上城区绿康丁兰家园养老服务中心)时指出,“我们国家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加快发展社会化养老等老龄事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上城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数字赋能、有序推进”的原则,全力打造“幸福+”养老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普惠、专业养老服务提质增效、社会养老服务温暖可及、智慧养老服务精准实效,实现养老服务事业从高速向高质量转型发展。
提升保障水平 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均衡普惠
全面确立普惠化保障机制。坚持保障兜底、适度普惠的原则,推进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从特困、低保低边等保障对象拓展到高龄、失能失智等普惠服务对象,形成合理的福利梯度。
全域覆盖市场化服务模式。上城将政府购买的服务全面推向市场,通过项目化推进、市场化运作,保障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日益壮大专业化服务队伍。一是配备社区专职助老员。设置专职岗位,将助老员人头经费列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补助经费中,助老员为老年人提供日常走访、政策咨询、代办采购、助急帮困等各种所需的养老服务,帮助老人处理解决生活中的大小难题,成为社区老人的大管家。二是开展护理技能提升工程。采取提素质和引人才双管齐下同步举措,每年组织养老护理员技能提升培训和技能竞赛,逐年提高持证率,为养老行业输送大量人才。对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照护者开展免费的技能培训,减轻照护压力,提升照护能力,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严格落实养老护理员入职奖补、持证津贴等优待政策,提高护理员的职业荣誉感。三是实施养老人才孵化工程。上城现有4家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4家家庭照护者培训基地,省老年照护研究会、教育部1+X老年照护浙江省考评站、介护职业培训学校等落户上城,为打造专业的养老护理员队伍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整合优势资源 促进社区养老服务精准可及
康养联合体建设进展顺利。为破解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配套用房短缺的难题,上城提前谋划布局,在全省首批试点街道康养联合体建设。街道康养联合体是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联合周边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力量等康养资源,按照“有设施、有器材、有队伍、有标准、有数据”的“五有”标准,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为失能失智和失能高风险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护、上门护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训练等多维度服务。依托财政资金、社会慈善捐助、公益创投等,对政府托底、日常需求等不同类型老人实行“政府购买+低偿服务”的多种支付形式,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和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补缺型服务设施转型升级。一方面,提升改造社区照料中心。分步对现有的老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功能调整,充实医、养、护、乐等综合性功能,吸引老年人前来活动和体验,提高设施的使用率。在22家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配置无感服务智能终端,将“卡码脸话键”技术综合应用,便于老年人就餐服务、健康管理和参与活动,有效消除数字鸿沟。另一方面,做优做实老年助餐体系。通过改造提升或新建实体食堂、助餐服务点、合作挂靠社会餐饮资源等多种途径,打造“邻里食堂·幸福上城”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构建“幸福食堂+幸福助餐点+幸福餐桌+幸福助餐队”四位一体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逐步构建全域覆盖、布局均衡、方便可及、服务规范、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吃得方便、安全、健康。
坚持统筹发展 促进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形成层级式发展格局。一方面,加快养老机构转型提升。推动传统“居养型”机构向“护理型”机构升级,形成兜底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机构“三有”业态,实现结构性调整和充分、均等化发展。在2家区级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内保留一定的床位用于接纳低保低边、特困等兜底保障对象;坚持“新建与改造”并重,新建的养老机构按照护理型标准一步到位规划建设,传统居养型机构进行内部结构调整,提升医疗服务能力;2家高端养老机构突出个性品质,为追求高标准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增加精准供给。另一方面,严格做好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每年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第三方“安全管家”巡查,对各养老机构开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疫情防控明察暗访,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每月检查覆盖率达到100%。
探索多元化服务载体。聚焦失能失智老人基本照护,扩大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让老年人在机构里生活的更好、更有品质。一是打造全区首家智慧养老院。2022年,将区属公建民营的瑞和颐养中心进行软硬件提升,通过智慧服务、照护、交流、管理、安防“五位一体”应用场景建设和智能设备的配置,链接老年人能力评估、健康管理、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各环节,“一人一床一码”的服务模式大力提升机构管理水平,让入住机构的老年人享受更加高质量的生活。二是建设“幸福忆家”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按照单元式布局、居家型布置、功能化配套,对现有养老机构进行改造,打造专门针对认知障碍老人的照护专区,提供个性化照护、机能康复训练、心理干预、社会交往等专业性、全方位服务,2022年在小营、彭埠、丁兰街道的5家养老机构内共完成9个专区、180张床位的改建。
探索产业化发展路径。通过公开招标、遴选会、征集令等形式,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促进养老事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大德宜、中信银行、广宇集团、绿城等企业纷纷投身上城养老产业发展,投资建设多家养老机构。公羊会、蒋金海爱心车队、戚宝兴公益服务中心等社会力量常年活跃在基层社区,为老年人开展各类无偿的公益服务,全区为老服务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已在全国、全省颇具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