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减灾救灾工作现场会在上城召开
上城报讯 3月14日—15日,全省减灾救灾工作现场会在上城召开。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吴晓荣,各市应急管理局分管领导、减灾救灾处负责人,上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惠海涛,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何亦星参加。
3月14日下午,吴晓荣一行先前往李宁体育园临时避灾安置场所,实地查看了场所建设情况,对场所结构安全、功能整体布局、指示牌设置、物资储备、防灾减灾宣传以及场所实际运行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随后,前往闸弄口街道红梅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详细了解社区运行机制、应急队伍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室、避灾安置点以及社区智慧数字驾驶舱运行等情况。吴晓荣对上城防灾减灾相关工作给予肯定。
参观结束后召开典型经验交流会,杭州市、上城区、慈溪市、平阳县、江山市、黄岩市、云和县应急管理局分别就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应急物资保障、灾情报送等作经验交流。
据悉,杭州李宁体育园于2022年5月正式挂牌为临时避灾安置场所。主要依托文体中心、公园绿地、露天剧场、地下停车库等,建成满足5000人基本生活需求的临时应急安置场地。在防灾减灾过程中,杭州李宁体育园发挥显著实效。2021年7月,台风“烟花”期间安置人员近5000人;2022年9月,台风“梅花”期间安置人员3421人。
闸弄口街道红梅社区在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并入选“全省首批未来社区”“全省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经改造建设,社区队伍、制度、预案、医疗救护等功能齐全,其中社区打造的“邻里坊”集综合避灾安置、宣传教育、医疗养老、物资仓库等功能为一体,有较明显的特色亮点。
近年来,上城有序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初步建成组织健全完善、责任全面落实、风险精密智控、救援高效有序、灾后恢复迅速、运行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应急体系“六张网”。落实防汛行政责任人218人,各类基层网格责任人共2197人,排查整改风险隐患53处,建成区街道社区综合队伍210支4052人,区街两级共储备防汛防台物资11.5万余件,更新社区防汛防台形势图194张,明确“8+20”风险场景,编制防汛防台应急操作手册和“五停”“五断”指导意见,承接省应急厅的城市内涝和运行安全智能协同应用,试点开发实现监测预警“扁平化”和应急指挥智能协同化,形成全流程闭环管控。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各类防汛防台演练354次,成功应对处置黄色以上强降雨13次以及台风“轩岚诺”“梅花”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