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兴隆花卉”架起跨域共富桥

2023-01-10 11:35:48来源:上城报

405a6d78fea3a79ad0e3f285ab3e01a8_rB4AiWO8QZSANGpzAAHhXlGDIqY315.jpg

10afe7ffe860a92c9c8f787c57808621_rB4AiWO8QZeAUnziAAFVWQ2MAPw415.jpg

企业园区盆栽设计

上城报讯 彭埠街道素有“艮山门外菜篮子”之称,曾是杭州城的蔬菜基地,其中就有现在已是艮北大型居住区核心板块的兴隆社区。随着全市“拥江发展”战略推进,辖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过去靠蔬菜种植为生的村民们也开始谋转型、找出路。2011年,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15家农户集体参与,在九堡街道宣家埠村等地承包了闲置农耕地300余亩,开始了从“菜农”到“花匠”的转型。自那时起,“兴隆花卉”一头带动产业发展,一头连接百姓致富,绘出了百花齐放、千家共富的新图景。

区委政法委

在产业转移前期,了解到失地农民的迫切需求,彭埠街道第一时间联合九堡街道,积极推动兴隆社区与宣家埠村“握手合作”,共同协调场地、钻研技术、吸纳劳动力,为花卉产业“跨域生根”提供了强大助力。在项目上推动党组织覆盖,将15家经营户骨干队伍纳入管理,由社区花卉协会副会长、七彩园艺CTO余小明任党组织书记,积极发动兴隆社区36名党员到社区报到、进项目服务,壮大了“共富工坊”红色管家队伍。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聚焦“兴隆花卉共富工坊”品牌打造,搭建共富工坊工作专班,完善党建联建机制,建立“三个一”联系制度,明确由1名街道领导、1名社区干部、1名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日常联系“共富工坊”,街社领导干部多次赴现场开展走访调研,专题研究产品转型等关键事项,推动协调租期和场地等问题,为共富工坊增加动能。

技术赋能强带动

把技术作为工坊长期发展的核心动能,以余小明为“共富带头人”,深度开展技术研发和共享,获得“一种花卉种植装置”“一种自动售花机的彩灯结构”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针对村民们由于相关技术知识欠缺导致的种苗成活率低等难题,余小明通过200余次反复试验,自主研发出了“穴盘苗半自动播种设备”,帮助农户们把种苗成活率提高了60%。

同时,注重技术队伍的培训帮带,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并为技术人才争取相关政策支持,目前协会中的国家高级技师达到21名,还有技师、高级工190余名。“现在我们培养的都是懂行业、会技术的‘花三代’。”余小明略带自豪地说。

社企携手兴产业

为推动共富工坊的规模化、专业化,在街道社区的支持下,成立花卉协会和企业化的运营主体,对各家农户种植花卉进行一体规划、差异种植,并通过统一包装、统一推广提升品牌附加值和影响力,逐渐形成“协会+企业+农户”的产销模式,培育出集种子、成品、销售、布展等为一体的花卉种植产业链,联系带动上下游企业、农户200余家。

目前,兴隆花卉已成为阿里巴巴、菜鸟裹裹等大企业的长期供货商,仅九堡一处基地即能实现1400万的年产值,还带动了宣家埠等周边村社就业人口140余名,为当地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获评“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还打造出了“花艺坊”特色文化品牌。

接下来,彭埠街道还将精准聚焦兴隆花卉“共富工坊”项目特色,进一步放大“党建+产业”富民效应,加快把项目建设成为从花卉种植到旅游观光、农事体验等一体化的农旅休闲地,开拓特色共富新路径,跑出共富“加速度”。

作者:彭埠街道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