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zsc.com.cn

浙新办[2006]23号

暖心服务“不断线” 望江“红色电波”迎来十周年

2022-12-13 14:29:26来源:上城报

a18089aff30c85206e577623ed208243_rB4AiWOXZzqAPws6AAGjH8_C5K0684.jpg

“红色电波十周年”生日会

16e53f49f06787678cd3c2f55f7f0585_rB4AiWOXZzqAPsyTAAGdIT11xRc325.jpg

红色电波党员工作室

近日,望江街道大通桥社区联合区党史研究室等举办了一场“红色电波十周年”生日会,把助人与互助精神传递给所有人。

“十年前的今天,我作为‘红色电波’党员工作室成员,第一次给空巢老人打电话。一转眼,我已经在这个工作室服务十年了。”红色电波“元老级”成员蒋金莲表示,这些年,“红色电波”的队伍越来越壮大,邻里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据了解,2012年,大通桥辖区一群热心党员志愿者聚在一起,成立了“红色电波”党员工作室,免费为辖区75岁以上独居、80岁以上空巢老人提供每日电话问候服务。而后,这支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的30名党员发展到如今的80余人,不少居民骨干、物业工作人员等都加入进来。

“红色电波”的服务内容也在不断延伸,涵盖了电话慰问、上门陪聊、家电维修等28项菜单式服务,并创新推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存储养老服务、交换服务,为破解老龄化问题寻找新路径。

近年来,大通桥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将“红色电波”的党员志愿者力量运用到社区治理、疫情防控、民生实事等各项工作中。社区党委依托“红色电波”党员工作室,以“一名党员一幢楼”的方式,将热心能人放在小区治理一线。

同时,搭建起社区协商平台“红色电波议事坊”,探索推出“立议、商议、决议、行议、评议”“五议”民情协商机制,常态化收集民情民意、定期议事协商,并设立“议事坊小区轮值会”,每周三、周五晚上,由两位“红色电波”党员志愿者和楼道长值班,聚焦家门口的民生实事,听取居民群众的呼声、解答居民关心的问题,让民生小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在望江新三园外立面改造工程中,我们号召‘红色电波’党员志愿者一同参与民意调查、动员宣传,并定期坐班‘红色电波议事坊’参与协商议事,为居民答疑解难。”大通桥社区党委书记骆永鹰表示,“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他们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不仅如此,望江街道紧紧围绕现代社区建设,不断擦亮“红色电波”金字招牌,创新打造了“红色电波”网格员“充电站”,引导“红色电波”党员志愿者加入网格智治“1+3+N”力量,参与网格治理,并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区服务驿站为阵地,让工作室成为志愿者和网格员们学知识、提技能、通信息的重要“充电站”,积极推进党建统领下的网格整体智治。

社区工作连着千家万户,大通桥社区党委通过“红色电波”党员工作室,真正将为民服务做到实处。“接下来,我们还将结合‘时间银行’志愿服务项目,探索党建引领居家养老新模式,让‘红色电波’这个‘幸福信号’永远延续下去。”骆永鹰表示。

(据11月25日浙江新闻客户端共享联盟·上城望江 朱婷婷)

作者: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