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中文言文阅读之——《农妇与鹜》
发布时间:2023-05-16 14:00:00

日前,由上城区委宣传部主办,丁兰街道协办,沿山村文化礼堂、皋城村文化礼堂联合承办的初中文言文阅读之——《农妇与鹜》诗词分享活动在沿山村开展。


农妇与鹜

朝代:未知|作者:佚名|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译文

从前皖南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拾柴,隐约听到了鸟的叫声,好像在哀鸣,仔细一看,是一只野鸭。农妇走近它,看见它的两个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是受伤了。农妇捧着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天左右,伤口慢慢愈合,(野鸭)临行之时,频频点头,好像是在感谢。过了一个多月,有数十只野鸭来到了农妇的园中栖息,并且每天产很多的蛋,农妇不忍心拿去卖,就孵化了它们,孵出的小鸭成群。到了第二年,农妇家渐渐富裕起来了,大概是受伤的野鸭的报答。


注释

1.皖南:安徽长江以南地区;

2.于河边拾薪薪:柴火;

3.熟视之熟视:仔细看;

4.妇就之就:靠近;

5.妇奉之归奉:通“捧”,捧着;

6.治之旬日旬日:十天左右,古代一旬为十天。

7.频频颔之颔:名词作动词,点头;

8.妇不忍市之市:卖;

9.得雏成群雏:雏(chú)生下不久的;幼小的(多指鸟类):~鸡、~燕;

10.鹜:(wù)野鸭子。

11.盖:原来是

12.治:治疗。

13.临去:即将离开,临走

14.疑其受创也创:伤口.

15.熟:仔细。

16.乃:是。

17.于:在。

18.其:它的。

19.疑:猜疑。

20.临:到了......的时候。

21.月余:一个多月后。

22.创:受伤。

23.奉:通“捧”,捧着。

24.旬日:十天。

25.市:卖。

26.盖:大概。

27.鹜:鸭子。

28.以前日:用千来计算,即数千。

29.纵:放走。

30.比:等到。


来源:   作者:   编辑:张叶萍
日前,由上城区委宣传部主办,丁兰街道协办,沿山村文化礼堂、皋城村文化礼堂联合承办的初中文言文阅读之——《农妇与鹜》诗词分享活动在沿山村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