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帮助提高辖区小朋友的悦读理解能力,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由上城区委宣传部主办、九堡街道协办、宣家埠村文化礼堂和三村村文化礼堂联合承办的“每日分享·经典成语故事——德高望重”成语故事分享活动在宣家埠村文化礼堂举办。学习成语故事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丰富词汇。让孩子聚在一起读一读,背一背,加上浓郁欢快的学习氛围,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认真学习,发挥比学赶超的精神,不断进步。
德高望重
富弼,字彦国,北宋洛阳人。他出身贫寒,从小读书勤奋,知识渊博,加上举止豁达,气概不凡,当时有位前辈见过他后,赞叹说:“这是辅佐帝王的贤才啊!”
富弼二十六岁踏上仕途。四十多年里,他对北宋王朝竭诚尽忠,在处理外交、边防、监察刑狱、赈济灾民等事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断被加官晋要先后担任过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成为天子倚重、百官景仰的名臣。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北方的契丹国屯兵边境,要求宋朝割让关南的大片领土。朝廷决定任命富弼为报聘使者前往敌营谈判。在交涉中,他不顾个的安危慷慨陈词,列举两国数十年来结盟交好的历史,劝说契丹君主放弃割的要求成功地维护了本国的利益。他先后两次奉命出使,第一次赴任,正逢文儿得病去世;第二次上路,又闻报小儿子出生,他都没有回家看上一眼。归国以后,朝廷为了褒扬他的功绩,先后授予他枢密直学士、翰林学士和枢密副使等要职,他都谦逊地再三辞谢,不肯就任。
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在商胡决口,洪水泛滥成灾,河北六七十万灾民仓皇南下,涌向京东地区。当时,富弼正遭到政敌的谗言诽谤,谪官在青州,在境内腾出公私房屋十多万间来分散安排灾民,并出榜向当地百姓募集根食,加上官仓中的全部存粮,都运送到各区散发。到第二年,河北麦子大熟,绝大多数灾民都扶老携幼返回家乡。富弼为国家召募到兵员一万多人。民间颂声载道。天子特派使者前来慰劳,并授任他为礼部侍郎,富弼却辞谢说:“这是臣应尽的职责。”
富弼为人谨恭慈和,即使当了宰相以后,也从不以势傲人。无论下属官员或平民百姓前来谒见,他都以平等之礼相待。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富弼年老退休,长期隐居洛阳。一天,他乘小轿外出,经过天津桥时被市民发现,马上纷纷跟随观看,使热闹的一个集市顷刻之间变得空无一人。司马光曾称颂他说“三世辅臣,德高望重。”这个评价是符合事实的。(故事根据北宋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相关内容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