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帮助提高辖区小朋友的悦读理解能力,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由上城区委宣传部主办、九堡街道协办、宣家埠村文化礼堂和三村村文化礼堂联合承办的“每日诵读·孝道篇——《燕诗示刘叟》”诗词诵读活动在宣家埠村文化礼堂举办。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们,才有使我们有机会能够在这阳光明媚的世界感受人间冷暖,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所以我们更应该懂得孝顺长辈,尊敬师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让孩子聚在一起读一读,背一背有关孝道的诗词,加上浓郁欢快的学习氛围,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认真学习,发挥比学赶超的精神,不断进步,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更加文明和高雅。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燕诗示刘叟》
《燕诗示刘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寓言诗是借双燕的遭遇讽劝那些不顾父母痛苦而独自远走高飞的人们。
它还强调想要子女对自己尽孝,自己就应先带头对父母尽孝;同样,教育人者首先要教育自己。诗人写双燕的筑巢、孵卵、哺雏、教飞等过程,既生动又简洁,笔端富有感情。
全文: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译文:
屋梁上来了一双燕子,翩翩飞舞,一雄一雌。衔泥在椽条间垒窝,一窝生下乳燕四只。
四只乳燕日夜成长,求食的叫声喳喳不住。青虫不容易抓到,黄口小燕似乎从来没吃饱饭。
双燕用爪抓,用嘴衔,气力用尽,不知疲倦。不一会儿往返十来转,还怕饿着窝里的小燕。
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喂肥了小燕。喃喃不断教小燕发音,一一为它们梳理打扮。
小燕一朝羽毛长得丰满,引上了庭院里的树枝,再不回头,随着风儿四下飞散。
雌雄双燕,空中叫喊,声嘶力竭,也唤不回还。只好回到空窝里面,悲鸣通宵不断!
老燕啊,切莫悲叹,你们应当回想从前:想想你们是乳燕的时代,也同样远走高飞,抛弃父母那时父母多么挂念,今天你们应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