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上城区委宣传部主办,丁兰街道协办、沿山村文化礼堂、皋城村文化礼堂、华亭社区联合承办的 清明至包青团 知民俗承传统活动在华亭社区开展。
清明至,野艾香,青果嫩;包青团,知民俗,承传统。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提到清明节,便会想到纪念祖先,扫墓踏青。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保留了许多节令习俗,比如吃青团。为了帮助孩子们了解清明民俗知识,传承传统中华文化,3月26日,丁惠实验小学临风书院315班的小朋友们在华亭社区新时代文明站体验了亲手包青团的乐趣。考虑到活动时间,志愿者提前准备好了青汁面团,为孩子们讲解着青团的起源和制作手法:“青团是我们江南人家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从唐代起源,到现在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啦!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是用来祭祀拜祖的,现在已经成为一道节令传统小吃了.......” 孩子们学着用小手将面团反复揉搓成球,从中心挖成碗状,放入海苔、肉松等自己爱吃的馅料,包好,一个青团就做好了。“你的青团怎么做的像青饺。”“你的像肉松小贝。”孩子们边做边说笑,小小的活动室充满了欢声笑语。活动最后,孩子们品尝着自己做的青团,给自己竖起了大拇指。家长赵女士说:“平时家里基本不会去做这些节庆小吃,孩子们只知道节日要放假,但对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的认识和感受不深,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动手体验,能够让他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民俗知识有更直接的感受,我觉得很有意义。”